AseanAll /东盟全景讯 2024年9月23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秘书处、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在中国广西南宁共同发布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蓝皮书《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4—2025》。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曾忠主持发布会,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院长、蓝皮书主编李光辉发布了蓝皮书。
曾忠说,东博会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承办,已成功举办20届,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广西亮丽的名片,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博会介绍,贸易与投资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是东博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形势下,为强化东博会经贸合作促进的平台功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多商机和资讯,东博会秘书处与广西大学合作编制《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蓝皮书,从2024年起,每年在东博会会期发布。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院长、蓝皮书主编李光辉说,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在新形势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力量。东博会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开启“镶钻成冠”升级发展新的征程,为进一步强化东博会经贸合作促进平台功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增长,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东博会秘书处与广西大学合作出版东博会蓝皮书——《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从2024年起每年在东博会会期发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权威性。本书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国和东盟有关政府部门,并由知名智库和业界专家进行解读分析和趋势预判,为企业界和学界提供有公信力的观点和信息支持。
二是前瞻性。本书不仅对上年度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进行回顾分析,对亮点、重点、特点、难点进行评述,而且对下年度双方经贸合作进行趋势展望,提出的观点具有前瞻意义,丰富了各方对趋势展望进行思考和预判的维度。
三是实用性。本书创新提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明星行业、明星企业、明星产品、合作新业态等,内容翔实,数据丰富,案例典型,针对性强,适合从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企业和研究人员阅读,对实际工作具有决策参考作用。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双方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021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盟已经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经联续15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中国和东盟货物贸易、 投资合作、 服务贸易取得新成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取得了新进展。一是货物贸易保持高位。二是相互投资强劲增长。三是服务贸易加速扩张。四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
展望2025,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再上一层楼。2025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10周年,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有望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一是贸易规模有望扩大,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增长新引擎。
二是相互投资前景广阔。东盟国家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需求持续扩大,为双方投资合作提供了巨大商机,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将使双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带动双方在各自优势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合作。
三是服务贸易将会提质增量。
四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将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合作的重要领域。务实合作形成更加包容、 现代、 全面和互利的中国—东盟自贸区。2025年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着力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让双方企业共享高水平自贸区带来的实惠、共享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