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All /东盟全景讯 2024年9月27日,中国智库平台“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outh China Sea Strategic Situation Probing Initiative, SCSPI)在北京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等域外国家经常将一些针对南海沿岸国的挑衅性军事活动包装成“航行自由”问题。
报告表示,尽管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内的国际制度对于沿海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内军舰航行及军机飞越自由的规定较为模糊,国际社会对此也有较大分歧,但直接危及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行动,无论以何种标准,都与“航行自由”无关。
南海范围示意图 图片来源: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
报告指出,南海是全球最开放的海,域内外国家每年在南海有两万余个舰日的水面力量存在和三万架次的军机活动,数百次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及数以千计的各类演训活动。不仅南海沿岸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日益增多,域外国家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军在南海的活动规模也非常之大。其中,美海军每年在南海维系着约1600余个舰日的水面力量存在以及规模不详的潜艇(作战舰艇),三千余个舰日的辅助舰艇活动;美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每年在南海有约八千架次的空中存在,包括侦察机、运输机、加油机、战斗机和轰炸机等。
报告指出,2023年,在南海活动的军机近三万余架次,包括战斗机、直升机、 运输机、侦察机、加油机和轰炸机等,三分之二为域内国家的活动。其中,域外国家的军机活动近万余架次,绝大多数为美军的活动,约7872架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域外国家的军机活动合计 约1500架次。
2023年美军主要类型飞机在南海的活动情况统计。图片来源: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
针对美军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报告指出,“航行自由计划”主要有军事行动宣示、外交抗议和对外咨询磋商三类形式。“航行自由行动”(FONOP)即是军事行动宣示,美国海军和空军通过兵力行动挑战美国所认定的他国“过度海洋主张”。它的执行并不是以国际法为基础,而是以权利主张是否影响美国想要的航行自由为标准。除了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内的美国铁杆盟友都没有FONOP的概念与实践,尽管世界多数国家都支持航行自由。
报告强调,美国的这种操作也决定了当美国航行权利与沿海国权利发生冲突时,它不可能承认国际法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性,主动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兼顾其他国家的顾虑和利益,而是要求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利益妥协和让步。这完全是美国在《公约》机制外另起炉灶,试图以自己的国内法和实践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与航行自由无关。
报告表示,与在世界其他地区和其他类型的“航行自由行动”相比,美军在中方驻守南海岛礁附近的“航行自由行动”,自2015年10月“拉森”号驱逐舰的行动开始更具有政治和战略挑衅意味。一方面,美军主动向媒体披露消息,甚至通过声明的形式公布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的细节,包括行动兵力、时间和地点。另一方面,随着“航行自由行动”声明篇幅的不断增加,其措辞也愈加激烈而尖锐。
报告称,研究表明,2015年至2022年39次在南海岛礁附近的“航行自由行动”中,至少22次与美国涉华、涉海政策动向有关,主要涉及南沙岛礁建设、南海仲裁案、“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可见,美军在南海的这些行动与其所标榜的维护航行自由和地区稳定毫不相关,而是其推行炮舰政策和政治施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