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全景—东盟资讯门户

首页 > 新闻 > 马航MH17事故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国际民航组织:俄罗斯应对该致命空难负责
发布时间: 2025-05-15 | 更新时间: 2025-05-15
马航MH17事故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国际民航组织:俄罗斯应对该致命空难负责

AseanAll /东盟全景讯 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最近通报称,俄罗斯应对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事件负责,该事故导致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据悉,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号航班从阿姆斯特丹起飞前往吉隆坡,途经乌克兰政府军和反叛武装正在发生冲突的乌克兰东部时发生空难,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遇难者来自17个国家,其中包括196名荷兰公民、43名马来西亚公民以及38名澳大利亚公民或居民。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国际民航组织:俄罗斯应对MH17致命空难负责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2日,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在在蒙特利尔总部表决通过决议认为,俄罗斯联邦未能在2014年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中履行国际航空法规定的义务。

这是国际民航组织历史上首次根据争端解决机制,就成员国间争议事项作出实质性裁决。

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一致认为,澳大利亚和荷兰就2014年7月17日MH17航班被击落一事提出的索赔,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有充分依据。这起案件的核心指控是,俄罗斯联邦用一枚地对空导弹在乌克兰东部击落飞机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3条之二的规定,即各国“不得对飞行中的民用飞机使用武器”。

会议过程包括提交书面意见和举行多次理事会会议的口头听证会。

国际民航组织表示,将在今后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一份正式的决定文件,说明导致理事会得出结论的事实和法律理由。

俄罗斯外交部:MH17空难的罪魁祸首是基辅政权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025年5月13日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坠机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基辅政权。

俄罗斯外交部在评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就澳大利亚和荷兰关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波音777-200飞机坠毁诉俄罗斯案的决定时表示:“俄方当然仍对MH17空难遇难者家属表示最深切的同情。但必须明确的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基辅政权。正是基辅在2014年挑起了武装冲突,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对顿巴斯发起了军事行动。联合国国际法院之后确认了这一借口的虚假性,指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不是恐怖组织。正是基辅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顿巴斯其他城市进行了残酷的轰炸,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平民。”

马航MH17航班坠机后国际联合调查

另据联合国微信公众号消息,马航MH17航班坠机事件后,联合国安理会于2014年通过了第2166号决议要求进行问责,并为此开展独立的国际调查。该决议还要求乌克兰东部的武装团体允许调查人员能够安全和无限制地进入坠机现场。

坠机事件发生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和民用空中航行服务组织(CANSO)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对民用航空使用武器的行径,称马航航班被击落是不可接受的;声明向在此次悲惨事件中丧身的旅客和机组成员的家属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对来自、前往和飞越冲突区的民用航空器成为攻击目标这一令人不安的动向深表关切。

2014年7月,上述几家专门机构在国际民航组织会晤,以便紧迫地审视问题,寻求潜在的回应行动。参加讨论的各方同意,当前国际民航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与各成员国一道努力,并与航空业界和联合国其他机构协调,以应对民用航空所面临的任何潜在风险。

首先,应立即成立由国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高级工作队,处理在这一挑战当中民用航空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搜集和发送信息;其次,尽可能紧迫地将工作队的调查结果提交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特别会议采取行动。此外,业界还呼吁国际民航组织向各国提供关键的威胁信息以及万无一失的信息渠道,并通过适当的联合国框架,将规范现代防空武器的设计、制造和部署的措施纳入国际法。

空难发生后数周内,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专门成立了“冲突地区民航安全特别工作组”。

2014年8月,荷兰联合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比利时及乌克兰组成国际联合调查小组。调查证实,MH17航班是被一枚从“山毛榉”导弹系统发射的导弹击落,该发射装置由俄罗斯运入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控制区的一处农田。

2022年11月,荷兰法院裁定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乌克兰人犯有谋杀罪,三人缺席审判获终身监禁,另一名俄罗斯人被告无罪释放。

2014年马航空难同年,荷兰与澳大利亚就此事件向国际民航组织提起诉讼,指控的核心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民航客机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