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All /东盟全景讯 中国外交部部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由中方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伊拉克总统拉希德、安哥拉总统洛伦索、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布朗、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尼日尔总理泽内以及30多国部长级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
李强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人类社会最广泛利益,呼吁各方做到“六个坚持”,为推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这一重要倡议的落实机制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李强指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发展合作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要解决当下的诸多矛盾问题,应当持续聚焦发展,全力推动发展,携手做大发展蛋糕。中方愿同各方进一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振全球发展事业。一是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二是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更多照顾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是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动能,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反对“筑墙设垒”,让创新发展真正惠及全世界。四是促进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全球新能源等产业协作,携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可持续发展。
李强强调,中国将始终做共同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更加积极开展行动、展现应有担当。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发展的投入,加强科技合作赋能全球发展,积极推动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中国政府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欢迎各方积极参与。中国愿同各国以全球发展倡议为依托,深化全球发展合作,共创世界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与会各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高度评价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由衷赞赏中方在世贸组织改革进程中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欢迎中方提出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新举措。各方表示,中方理念与实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高度契合,应共同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维护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会议发表声明,各方重申坚持聚焦发展、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
人工智能具有鲜明的赋能属性,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升级,更是系统性、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对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中方主张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包括全球南方在内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受益。
为此,中方倡议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加强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
一、实施“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增强各国民众获得感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为民生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卫生领域,助力疾病防控、药物研发、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拓展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覆盖,提升全球健康水平。在教育领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加快提升教育质量。
二、实施“人工智能+”科技进步,激发全球创新活力
依托人工智能引领全球科技创新范式转变,缩短科研周期,催生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研究方向,推动基础学科取得突破,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与迭代,帮助科研人员打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界限,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三、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塑造未来经济新引擎
利用人工智能激发传统产业活力,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创造就业岗位,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发展持续升级,智能红利更大释放。
四、实施“人工智能+”文化繁荣,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支持利用人工智能传承和发扬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智能修复、数字化保存、沉浸式展示等技术为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赋予新的生命力。利用人工智能积极促进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促进各国民众民心相通,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各国文化独特性。
五、实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构筑未来发展基石
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人才交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各国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接受和应用能力,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